从先秦走来,《山海经》已经陪伴中华民族走过了上万个春秋。其中包含的古代先民对天然气象、文化发明和物种起源的思考,和终极哲思——自然与人应该如何相处的问题至今仍未被解决。若仅将《山海经》当作一部中国神话大全来看,未免太过狭隘。
单单是在 “《山海经》+ 艺术 ” 的组合方式中,不同时代的艺术家为它注入的时代精神、个人魅力,足以谱写出无数卷《山海新经》。身在后疫情时代的人们对《山海经》自然也有不同的解读,尤其是“自然与人”的基本内核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也将历久弥新,引发人们更深刻的反思。
本次展览由浙江美术馆主办, 联合浙江图书馆、山西博物馆、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等,集结了近50位国内外重要艺术家的作品,在1、2、4、5、6号展厅及天光长厅设展。
展览共被分为三个部分——“鸿濛:天书遗篇”“饕餮:天下意象”“寤寐:天地新志”,分别对应着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
画家将病毒、核武器、人工智能等不同的现代元素注入毕加索《格尔尼卡》中,在原有的基础上辅以色彩的更迭,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,借助几何线的组合,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,以及其凝练的形象艺术语言,引发人关于自然、人类文明关系的疑问。这也与步入展厅时的一组画互相应召,上层建筑会在未来建立在一片废墟之上吗?当人类社会的现有工业水平达到一定境界后,人与自然的天平会再次回到平衡状态吗?
邱黯雄给出了他的答案。
人与自然的天平会再次回到平衡状态
他的作品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,借水墨画的形式描绘了未来文明的重要塑造地-----城市。山水画融合石窟石佛和未来主义新式建筑,传递出他坚信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的一面,这看起来是个挺乐观主义的预测。
人与自然的天平不会再次回到平衡状态
相比之下,另一侧的微电影就悲观多了。
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人的面庞, 蒙太奇式的剪辑手法。微电影中色调灰暗,但时不时透露出微弱的电子屏幕发出的光,像《楚门的世界》里那样,“外部的人”在盯着显示器,而显示器背后的人呢?排排坐,动作整齐划一,浑然不知。破旧的废墟里,一个人在操作电脑,视角互换着——通往那最高的目标,跳跃、奔跑、向上,远处的警卫却乘着动物制的车马缓缓到来,挖掘、坍塌、逃跑,追上了吗?没有。梦碎了吗?碎了。
剧终。
现代社会是两次工业化的结果,而世界正处在第三次信息革命的巨大浪潮中,人们扬言要“保护自然”,“保护人类”,实际上确实一次又一次的驯化、征服和暴力趋同。文明史即是驯化史,荒地被更多地开垦了------人类也愈来愈被自己亲手缔造的牢笼框死了。
灵魂被挑起,轻番番地在展厅里跳动,风格迥异的两个回答,正在激起人们更深层次的思考。生命是一种酩酊状态,间或被怀疑的闪电划破。是时候揭晓最终谜底了。
过山车快坐到终点,被重力再次拉回到现实,展厅的灯也明亮起来。天眼?模拟火星?第一次人造卫星?这是人类为抗衡宇宙所做出的挣扎。耳机里的歌恰好随机播放到了《粒子们》,唔,又是影片。
陷入软塌塌的懒人沙发中,头30度仰看。球体旋转着,看似无序……慢慢地,多起来、多起来。
“粒子们,一颗又一颗,严密。是宇宙,一步又一步,一步又一步,机关算尽 。天才们,造字造法历,数字和诗句,浪漫主义,我研习。只为了一点又一点,一点又一点,更了解你。”
看起来有点高中政治课本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论那样了,世界基于粒子,粒子造就人类。可如果用艺术的角度来看,又为偿不可。视角在不断地切换,由远及近、局部再到整体……旋转,粒子在不断变多,速度没有变快----每颗粒子都在无序地运动,拼起来却成了一个球。我一边注视沉默的空间中闪闪浮动的光粒子,一边寻求无序中的有序。或许这部短片就是艺术家给出的答案。宇宙在发展,一日新,日日新。或许我们每一个人,都由无数个十万分之一的幸存粒子组成,散落在数十亿的人海里。所以人与人相遇,世界存在, 是无数个微小粒子前赴后继、湮灭碰撞,创造出来的奇迹。
此外,本次展览还运用了多种艺术媒介展示, 其中以集视听为一体的新媒体技术最为突出。蒋书航、彭艺伟的《山海圈2020》,想象了《山海经》里的先民们在不断的继承、发展中,最终创造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乌托邦式国度; 梁绍基的《醉日》用蚕丝构建了一个远古世界。
人类的脚步若一味深陷膜拜资本、权力、高科技甜蜜的酒糟,将被灌得烂醉而狂妄不已,惟遗落蓝色的山海为之黯然神伤。当今,新冠疫情抢滩实现了曾经梦寐以求的“全球化”,于生死边缘刻骨铭心的挣扎体验让人们感受到真切的恐惧和威逼,仿若一幅幅洪荒之夜的图景闪现眼前。于是不禁反思,寤寐适思引领人们回归生命的始源、世界的始源,去呼唤和积聚后羿射日、精卫填海、女娲补天及普罗米修斯盗火和筑构诺亚方舟的智慧和勇气。举酒问青天,疾唤重振山河,拯救人类、开天辟地的盘古之力。
马克·莱登(Mark Ryden)的《超灵动物系列》,城堡般独特存在的一个展厅里,粉红墙壁上,洛可可式的相框里,过去与未来、存在和死亡并存。朱玺的《梦经书》,玻璃柜中, 暖黄的灯光下,摊开的《国外医学》《实用内科学》书角摇曳,狐狸躺在上面,警示着当今社会的人们看纸质书越来越少的现象......
心头一颤,是艺术流露出的感情使人一颤。艺术家们在用一种人人都能理解的语言激发群众的感官、用《山海经》的外壳为世界性问题赋予崭新的定义。
Comments